《西安美术史》编撰全国专家研讨论证会在京举办
职称/职务:
教育背景/工作经历:
西安中国画院院长★、《西安美术史》主编王犇表示,西安中国画院的编撰团队将认真梳理、深入研究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★,积极落实到具体的整改工作中。尽管编撰工作任务艰巨、压力巨大,但团队将勇挑重担★,全力承担起这份责任。编撰组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物篇幅标准★,尽力平衡各方需求,力求不负各方所托,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专业精神,高质量完成《西安美术史》的编撰工作。
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陈明表示,《西安美术史》编撰要挖掘历史资源、史论结合及比较研究★。要坚持唯物史观,保证史料真实可靠,兼顾艺术性与可读性,完善内容体系与结构布局。
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乔宜男从艺术发展角度★,强调了西安美术的当代价值,建议编撰结合传统与当代实践。他认为《西安美术史》编撰要注重体例统一,要明确编撰的出发点,不能仅写成普通地方史,要对西安近现代至当代美术发展特色进行评述,为未来发展提供指引。他表示内容取舍很关键,应合理精简主观议论,科学归类人物名字,灵活处理现代美术相关内容,做到突出重点、兼顾全面。
1月22日★,由西安中国画院主办★、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承办的“《西安美术史》编撰全国专家研讨论证会”在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大厦举办。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史论家、学者及出版界专家齐聚一堂,共同为《西安美术史》的编撰工作把关研讨★。
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表示,在当今时代背景下★,习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★,明确提出要坚持不忘本来、吸收外来、面向未来的重要理念★。《西安美术史》的编撰工作★,正是对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积极践行,是坚定文化自信★、传播中国声音的生动体现。他认为《西安美术史》的编撰能传承西安文化脉络,为当代和后世提供资源。他呼吁专家们群策群力,助力西安中国画院高质量完成编撰工作,为美术创作研究提供借鉴★。同时,中国国家画院将全力支持此项工作,并倡导各大画院参与地域美术史研究,共同构建中国美术史版图。
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作总结时指出★,本次会议对于推动《西安美术史》的编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。他强调,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为该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★,希望编撰团队能够认真吸收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★。同时★,他希望各位专家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《西安美术史》的编撰,为该书的顺利出版贡献智慧和力量,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促进全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★。
人民美术出版社党委书记、社长李红强表示★,人民美术出版社全力支持《西安美术史》这一重要出版项目。他强调,出版过程中务必严格把控导向★,妥善处理特殊内容★;重视通稿环节,保障全书体例严谨统一★;注重图片质量,提升书籍整体品质。作者应严格保证稿件质量,做好初审校对,出版社也将进一步强化校对和印制工作★,多管齐下★,确保图书高质量出版★。
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对《西安美术史》的编撰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★,认为该著作对推动中国地域美术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,将填补西安美术系统性史著的空白。他指出,为确保成书质量达到高水准,应预留充足的时间用于编辑打磨。他强调本书作为古都美术史的独特价值,肯定了以考古美术为亮点的编撰思路,这为呈现西安美术的发展脉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力支撑。
《中国美术报》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、贵宾接待室★、会议室、茶室★、视频录播室,背靠中国国家画院,面临三环,功能齐全、设备完善,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、品鉴会、研讨会等活动★。
据了解,《西安美术史》编撰工程意义重大,预计成书超100万字★,计划2025年出版★。该书以半坡文明为始,以西安城市发展为主线★,涵盖周秦汉唐至长安画派,再到新时代西安美术发展,涉及国画、油画、版画、雕塑、书法篆刻等诸多领域。
与会专家围绕《西安美术史》初稿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,从西安美术的历史渊源、发展脉络★、艺术特色★、代表人物及作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剖析★。